許多孕媽咪到了懷孕後期總是惴惴不安,不知道什麼時候寶寶準備好要退房了?足月(37週)以後開始正式邁入待產的階段,此期間準媽媽身體會開始出現「生產前的徵兆(產兆)」,提醒準媽媽「寶寶即將出生」。產兆有哪些?一般而言準媽媽若出現落紅、破水、規律子宮收縮(陣痛),就有可能是寶寶要誕生的徵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種生產前兆沒有固定的先後發生次序,也有可能同時發生;但只要有任何一種產兆出現,都有可能即將進入產程。
那除了常聽到的產兆,像是破水、落紅、陣痛,如果懷孕後期分泌物變多或持續腰痠,又代表什麼呢?要怎麼區分是宮縮還是胎動?真性陣痛宮縮是什麼感覺?孕婦快生的症狀到底有哪些?落紅後多久會生?到了預產期卻沒有產兆怎麼辦?本篇介紹一次告訴您!
生產前幾天徵兆,身體會有何變化?
孕婦接近生產期前,最常出現落紅、破水、陣痛三大產兆,生產前兆發生的時間沒有先後順序,也並非每個人都會有。
- 落紅產兆:落紅後通常會在一週內生產,且初產婦較常出現落紅現象,經產婦則較少見。
- 破水產兆:很多人會以為破水代表馬上要生了,其實破水後多久會生產不一定,通常破水之後出現「規律陣痛」才會進入生產階段。
- 陣痛產兆:為有規律性的宮縮陣痛,陣痛通常發生在生產前幾天,產兆陣痛會隨時間越加明顯、陣痛強度也越強。
下面的段落我們也會進一步介紹三大生產前兆的辨別方式與注意事項,像是落紅顏色、破水流量與陣痛頻率等。
生產前兆一、落紅
懷孕期間,子宮頸內側會產生一種「黏液栓子」的分泌物,主要目的在於阻擋外來細菌進入子宮;隨著離產期越來越近,子宮會開始收縮,造成子宮頸軟化產生擴張與變薄。
這樣的過程中會造成微血管破裂微量出血,合併子宮頸口的黏液,混合成粉、暗紅色或咖啡色的分泌物,即所謂的「落紅」。
注意!產兆分泌物-落紅出血量
落紅通常是少量有黏性含血的分泌物,所以如果生產前分泌物血量與經血量一樣多(約超過衛生棉的1/2),或甚至超過經血量時,請您馬上到醫院檢查。

生產前兆二、破水
所謂的「羊水破了」,其實是指羊膜破裂後,羊膜腔內的羊水從陰道流出;正常情況是呈透明清澈狀,感覺陰道有水突然流出來,可能是少量斷斷續續也有可能是持續大量流出,稱為破水。
有時候,生產前兆破水的跡象不是很明顯,或孕婦的警覺性不夠,都可能讓破水的情形持續發生而不自知。
如何區分是破水產兆還是漏尿?
- 破水顏色:破水為濁或清澈淡黃色;漏尿為清澈黃色。
- 破水味道:破水無味道或略帶腥味;漏尿有尿騷味。
- 破水流量與控制:高位破水量少、低位破水量多,皆不可控;尿液使用腹壓會自然流出。
低位破水vs高位破水
低位破水 | 高位破水 | |
---|---|---|
破洞位置
|
低/靠近陰道處 | 高/靠近子宮上方 |
流量速度 | 流速快、量較多 | 流速慢、量不多 |
自我觀察 | 容易發現異常 | 難以察覺 |

而破水有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或是發生臍帶掉入陰道內(臍帶脫垂)危急的情況;若您無法判斷是否破水,建議墊上衛生棉馬上至醫院檢查。
生產前兆三、陣痛(規律宮縮)
孕婦生產前因子宮收縮時所產生的疼痛感,稱為陣痛。
若是發生一直宮縮但沒產兆的情況,可能是懷孕後期偶爾會出現的「宮縮陣痛」,有人稱假性陣痛,這是正常現象不用緊張,真正的產兆陣痛會「持續且規律」發生。
真性陣痛 | 假性陣痛 | |
---|---|---|
疼痛頻率
|
規則 | 不規則 |
疼痛部位 | 集中在腹部、背部、尾骶部等處 | 疼痛部位僅集中在下腹或鼠蹊部 |
子宮頸開口 | 從0慢慢開至10CM | 不會擴張 |
陣痛進程與宮縮頻率
宮縮間隔時間 | 5 ~ 10分 | 3 ~ 5分 | 生產 |
---|---|---|---|
持續時間 | 10 ~ 20秒 | 40 ~ 60秒 |
怎麼舒緩產兆宮縮陣痛?
- 輕鬆站立或走動:
子宮收縮時,採站立姿勢最能舒緩疼痛,多活動也能讓胎頭下降,促進規律工作並協助子宮頸擴張,加快整個產程。 - 拉梅茲呼吸法:
把精神集中在呼吸上,透過呼吸幫助身體肌肉放鬆,減少子宮收縮帶來的痛感,同時也能轉移注意力,盡量忽視疼痛感受,減輕陣痛時的不適感。
懷孕37週、38週分娩前兆有哪些?
大眾普遍對胎兒足月的定義是37週,但懷孕37週胎兒仍可能還未發展完全,若沒有其他懷孕風險,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建議,為了顧及寶寶腦部發展及健康狀況,建議生產時間落在39週到40週會是最洽當的。
除了最常見的三大產兆落紅、破水、陣痛之外,有些孕婦生產前還會出現肚子下墜感、肚子變硬、想上廁所等感覺,但並非每個人出現這些狀況就是分娩前兆,如果擔心自己要快生了,可以直接到醫院確認比較安心。
懷孕後期,哪些狀況常被誤會是生產前兆?
不規律性宮縮(假性陣痛):
生產前兆的陣痛和宮縮陣痛有些人會混淆,因子宮收縮造成的陣痛又被稱為假性陣痛,在懷孕32週左右就可能會出現。
準媽咪會在生產前幾週會感覺肚子變硬、子宮肌肉開始不規則收縮,並出現微微陣痛,宮縮會讓子宮肌肉變發達,使生產過程更順利。
肚子出現下墜感:
當胎兒開始往骨盆方向移動,腹部會感覺變緊,相對身體會變得較輕盈,此現象俗稱「胎頭下降」;胎兒的頭部下降並不代表一定是馬上要進入生產,有些孕婦可能會在出現下墜感後一兩個月才會生。
子宮頸黏液是什麼?認識產兆分泌物變化
子宮頸黏液是從子宮頸分泌的液體,能幫助精子穿過子宮頸,協助卵子受精,懷孕期間子宮頸黏液還能保護胎兒,阻擋外來的病毒與細菌。
子宮頸黏液的分泌量、顏色與質地會在孕期的前中後期產生不同變化:
- 懷孕前期分泌物:分泌物會比較黏稠,呈現白色混濁狀,部分孕婦會出現微量點狀褐色著床出血。
- 懷孕中期分泌物:受到賀爾蒙分泌影響,分泌物明顯變多,陰道感染的機率也會連帶增加,需保持陰道通風及衛生,避免感染影響胎兒。
- 懷孕後期分泌物:分泌物呈透明略帶白色,若出現質地水狀分泌物則有可能是破水。
若懷孕期間發現分泌物的顏色偏黃或偏綠,有可能是發生感染,需要盡快就醫檢查。
到了預產期一直沒有產兆怎麼辦?
預產期的計算方式,是從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往後推9個月又一週(280天),由於每個人的月經週期不太一樣,因此預產期只是推估參考。
若到了預產期卻還沒出現產兆也無需緊張,只要寶寶是在滿37週到42週這段時間出生,都屬於正常狀況。
37週無產兆需要催生嗎?
即使滿37週後未出現產兆也都不用擔心,除非發生胎兒頭圍過大、體重過重、孕婦身體有狀況或超過42週還沒出生(又稱為過期妊娠),才需要進行催生。
如何有產兆?怎樣可以快點有產兆?
當懷孕滿足月,卻還沒出現落紅、破水、陣痛等產兆,許多孕媽咪會希望能快點引發產兆,其實坊間流傳的方法有些不一定適合。
比如最多人說的爬樓梯,除了會消耗體力,讓孕婦在生產時反而後繼無力之外;爬樓梯可能因身體重心不穩發生危險,或增加破水風險,建議進行和緩的走路就好。
若真的希望能趕快讓產兆出現,可以詢問醫生目前狀況是否需要催生,不要嘗試偏方以免傷身。
關於生產前徵兆,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經醫師檢查後,若您暫時不需立即住院,可先返家休息等待產程繼續發展:
- 返家後若您胎動減少或未感覺有胎動,即便沒有產兆,請務必回院由醫護人員為您評估。
- 第二胎以上,規則宮縮或規則腰酸,即返院檢查。
- 若您曾有急產經驗,請務必事先告知醫護人員。
另外,媽咪們記得要在預產期前1-2個月就先把待產包準備好,該準備的文件資料都先準備好,這樣才不會在準備生產時手忙腳亂唷!
待產包準備清單
- 媽媽手冊
- 健保卡
- 夫妻雙方身分證
- 媽媽衣物、盥洗、護理產品
- 寶寶衣物、盥洗、護理產品
對於懷孕分娩前兆還有疑問...
- Line諮詢:茂盛專員
- 電話諮詢:04-2234-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