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若發生持續性子宮收縮及劇烈腹痛,觸摸子宮時感覺子宮變硬,並出現陰道出血症狀,就有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症狀,須盡快就醫檢查,以免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狀況。
何謂胎盤剝離出血?為什麼會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發生早期胎盤剝離如何處置?胎盤早期剝離預防及處理方法,這篇一次告訴你!
胎盤早期剝離定義為何?
胎盤早期剝離指的是在妊娠20週後至分娩前發生胎盤從子宮壁上完全或不完全剝離的情況。
在懷孕過程中,胎盤扮演著傳輸母體養分及代謝、過濾非必要物質的角色,因此胎盤功能對於維持胎兒成長及健康非常重要。
正常狀況下,胎盤會在胎兒出生後從子宮內壁剝離並排出,若胎兒尚未成熟,胎盤就發生部分剝離或全部剝離的狀況,就是「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會導致胎盤減少或血液無法流動造成缺氧,嚴重者會死胎,孕婦也可能因大量出血引起凝血機制耗損,導致止血不易而休克。
胎盤早期剝離屬於產科中緊急的病症,也是胎死腹中的常見原因,若未及時處置,胎兒跟孕婦都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發生胎盤早期剝離一定要立刻就醫進行診斷與處置。
胎盤早期剝離症狀有哪些?
1. 陰道出血
出血是早期胎盤剝離的主要症狀,通常出血量較多(根據出血狀況也可能出血量少或無出血)、血液顏色呈現暗紅色,有時會流出混合羊水的鮮血,使出血呈現較稀的狀況。
2. 子宮收縮
發生早期胎盤剝離可能伴隨持續性的宮縮,宮縮程度不一定會很劇烈,因此有些孕婦會忽略其危險性;當感覺到肚子變硬、變緊,就可能是宮縮症狀,需要特別留意。
3. 腹部疼痛
因胎盤剝離產生的腹痛通常會突然出現,並伴隨劇烈疼痛感,且痛感還會一直持續,休息也無法緩解。
4. 胎動減少
若發現胎兒的胎動明顯減少,就需要特別留意是否發生胎盤早期剝離。有少部分胎盤剝離的孕婦症狀並未特別明顯,因此每天觀察胎動也是很重要的,正常的胎動每小時約有10次。
胎盤早期剝離原因,13大高風險族群
大多胎盤早期剝離都無法確定主因,若有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的高風險族群,需要特別留意:
- 妊娠高血壓,若孕婦已併發子癇前症或是子癇症更要小心。
- 高齡者或生第二胎以上的孕婦。
- 多胞胎產婦。
- 前置胎盤孕婦因胎盤位置不當,更易發生胎盤早期剝離。
- 孕婦肚子遭受外力撞擊,如:摔倒或車禍。
- 抽菸或麻醉藥物成癮(如古柯鹼)。
- 孕婦子宮先天性構造異常,如:雙體子宮、單/雙角子宮、子宮中膈。
- 有子宮肌瘤,其中以子宮肌瘤位置位於胎盤後方者風險更高。
- 發生早期破水或有羊水過多症者。突然破水可能導致子宮腔迅速減壓、體積縮小,引發胎盤早期剝離。
- 臍帶過短,或發生臍帶繞頸、臍帶纏繞肢體。
- 過去懷孕曾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者。
- 發生胎位不正時,嘗試頭部轉位而導致胎盤早期剝離。
- 有血栓形成體質(Thrombophilia)的孕婦。
早期胎盤剝離出血的3種狀況
1. 外顯型出血(陰道出血)
當胎盤從胎盤剝離處延伸剝離至胎盤邊緣,血液流向子宮頸口並從陰道流出,就屬於外顯型出血。
當子宮肌肉受到胎盤出血刺激後,會導致出現子宮收縮,這類出血的感受較為劇烈,多數孕婦都能察覺到不適感及發現出血,只要即時進行適當處置,基本上孕婦與胎兒都能平安。
2. 隱藏型出血(體內出血)
胎盤從中央剝離,胎盤的邊緣仍附著在子宮壁上,使血液堆積在胎盤與分離的子宮壁間,血液無法從陰道流出即為隱藏型出血。
因為沒有出血及明顯症狀,通常孕婦會無法察覺到異樣,若沒有及時發現進行處置,可能導致胎死腹中及孕婦失血過多休克,嚴重者會因凝血功能障礙而死亡。
3. 混合型出血(先發生隱藏性出血,再發生外顯型出血)
當隱藏性出血達一定程度,堆積在胎盤與子宮壁間的血液流出胎盤邊緣與胎膜,而發生陰道出血,就是混合型出血。
胎盤早期剝離檢查怎麼做?
進行胎盤早期剝離檢查時,醫師會先以「非壓力測試」來進行胎兒監測,並根據監測數據評估是否要進一步進行胎兒生理評估。
1. 非壓力測試(Non-stress test, NST)
使用胎心音監視器來測量胎兒心跳及子宮收縮狀況,藉此判斷胎兒的健康狀況。非壓力測試通常會進行約40分鐘左右,若監測結果在20~40分鐘內,有兩次胎兒心跳加速超過每分鐘15次且持續15秒鐘以上,即屬正常狀況。
此外,由於胎兒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交互作用,會造成心跳速率忽快忽慢產生「變異性」,監測時可以從胎兒心跳基準線的起伏線判斷變異性。
若基準線呈現鋸齒狀,表示變異性大致上沒問題;若基準線趨於平緩,則需進一步接受胎兒生理評估。
2. 胎兒生理評估(Biophysical profile, BPP)
胎兒生理評估進行時間約60分鐘,評估內容包括非壓力性測試及4項胎兒超音波檢查(胎兒呼吸、胎兒活動、胎兒張力、羊水量)。
胎兒生理評估會使用計分方式來評估胎兒狀況,單項檢查若正常即給2分,異常則為零分,滿分10分,8到10分才算正常。
早期胎盤剝離怎麼辦?處置方式有哪些?
胎盤剝離除了會影響胎兒安危外,通常也會伴隨母體出血,因此胎盤早期剝離的處置方式,需考量到妊娠週數、胎兒狀況、母體失血程度等因素,來判斷要進行引產或安胎。
懷孕20周前
20周前發生胎盤早期剝離,通常剝離範圍較小,隨著胎盤長大及自行修復傷口,基本上是可以繼續妊娠,因此會以安胎為優先考量。
懷孕已滿20周,尚未足月
這段時間發生的胎盤早期剝離,因剝離處的血液可能已擴散,容易因凝血功能異常引發大量失血,並影響胎盤供給血液養分及氧氣給胎兒的功能。
如果狀況嚴重,胎兒需提早進行引產;若胎兒順利活產,可能會有貧血狀況。
懷孕足月後
如果孕婦出血量大且血壓不穩,通常會直接進行活產引產;若醫師評估出血量還在可接受範圍,且胎兒的生命跡象穩定,則會傾向先進行安胎,後續持續觀察胎兒狀況以判斷生產時間。
關於胎盤早期剝離,更多PTT、Dcard網友討論
前置胎盤與胎盤早期剝離有什麼差別?
前置胎盤指的是胎盤位置接近產道,擋在子宮頸口(子宮下方出口)的位置,前置胎盤在懷孕期間或分娩過程可能會發生大量出血,且孕婦生產方式只能以剖腹生產。
胎盤早期剝離是指胎兒出生前,胎盤就有部分或全部剝離子宮壁,使胎盤供應養分及胎兒血流不足,引起出血、宮縮及腹痛。
胎盤早期剝離發生率高嗎?
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大約千分之5,是懷孕後期造成陰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發生時若未盡快進行處置,將對母子生命都造成威脅,嚴重者新生兒死亡率高達50%,孕婦死亡率0.5%-5%。
懷孕初期胎盤剝離只能終止妊娠嗎?
懷孕初期發生胎盤剝離,將視胎兒狀況決定安胎或引產。
若剝離範圍較小,通常會優先選擇安胎,讓胎盤繼續長大自行修復;如果孕婦出血量過多則會建議進行引產終止妊娠,以免造成孕婦休克嚴重者或因凝血功能障礙而死亡。
胎盤早期剝離可以預防嗎?
為了預防胎盤早期剝離,孕婦在懷孕期間應避免過於勞累,除了多休息並適當補充營養外,若發生腹痛、子宮持續加劇收縮、陰道出血或腹部遭外力撞擊,都建議盡快就醫進行檢查。
更多胎盤早期剝離或孕期相關問題,歡迎諮詢
- Line諮詢:茂盛專員
- 電話諮詢:04-2234-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