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後雙腳容易有腫脹感甚至會疼痛嗎?小心可能是孕婦血栓症狀,或是懷孕血栓疾病發生前兆!懷孕後的生理變化會使 D-Dimer 懷孕血栓指數升高,這是幫助身體快速凝血、止血的保護機制,卻也是孕婦血栓風險比一般女性還要高出 4~5 倍的原因之一。
究竟 D-Dimer 懷孕血栓指數多少才算正常?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為孕婦血栓體質呢?我們統整了各階段的血栓指數標準值,並介紹孕婦血栓症狀與懷孕血栓治療方法,讓您更清楚了解要如何預防懷孕血栓,確實帶大家遠離懷孕血栓的潛藏危機!
懷孕血栓原因是什麼?點擊立即了解
血栓是什麼?懷孕血栓原因為?
血栓是指血液凝結過多,導致血流緩慢、血管堵塞的症狀。
形成懷孕血栓的原因,除了孕期身體處於高凝血狀態之外,子宮也會隨著孕程逐漸增大壓迫到下腔靜脈,使得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困難;當血液流動過於緩慢時,就容易引發懷孕血栓,進而延伸成靜脈栓塞、甚至是肺栓塞等併發症。
孕婦血栓症狀有哪些?
想要深入了解孕婦血栓症狀,首先要知道,與懷孕血栓相關的疾病中有 80% 為靜脈栓塞,而這些靜脈栓塞中又有 80% 屬於深部靜脈栓塞(DVT)。
當孕程後期壓迫到下腔靜脈,使一條或多條靜脈血液回流異常堵塞,又沒及時緩解孕婦血栓症狀時,就可能會進一步引發深部靜脈栓塞。
深部靜脈栓塞的孕婦血栓症狀如下:
- 單側或雙側的下肢發熱腫痛,且任何姿勢都無法緩解
- 腳麻刺痛無力走路,且下肢水腫導致腿圍變大
- 當腳趾壓往腳背,小腿肚會感到劇烈疼痛
- 腫脹部位不只會發熱,皮膚顏色也會開始變紅或變暗
這時如果下肢血栓剝落,血栓隨著血液跑到肺動脈中,就會造成另一個懷孕血栓常見疾病——肺栓塞;此時會感受到呼吸急促困難、胸痛咳嗽咳血或頭暈頭痛,若情況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假設孕期需臥躺安胎,懷孕血栓風險更會大幅提升,特別需要留意,上述的孕婦血栓症狀與疾病,不只會發生於懷孕階段,而是一直到產後 3 個月內都有發病的風險。
此外,血栓也會影響子宮內膜的血液循環,無法打造好的著床環境,也無法提供胚胎充足養分:
- 如果在孕前就有血栓症狀,可能會不斷面臨反覆流產且不容易受孕的情形。
- 若是本身有孕婦血栓症狀也已成功著床,隨著懷孕周數增加至 20 週以後,身體為了供應寶寶養分,則可能引發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
孕婦如何知道自己有血栓?歡迎聯繫
- Line諮詢:茂盛專員
- 電話諮詢:04-2234-7057
怎麼驗血栓?懷孕期間 D-Dimer 正常值是多少?
想要了解自己是否為孕婦血栓高風險群,除了觀察自己是否有上段提到的孕婦血栓症狀,高風險透過抽血檢測血液中的 D-Dimer 懷孕血栓指數來評估,D-Dimer 又稱為 D 雙合蛋白,是可以間接輔助評估孕婦血栓的重要指數。
為什麼說是間接呢?因為在很多種情況下,D-Dimer 指數都有可能會上升,而懷孕只是這些情況中的其中一種,所以懷孕血栓發生機率,是不能單憑孕前或孕中的血栓指數下定論的。
對照下表我們可以看到,非孕期的 D-Dimer 數值約落在 0.5μg/ml,懷孕之後血栓指數範圍就會開始逐漸上升。
孕前到孕期期間,D-Dimer 標準數值區間變化 | |||
---|---|---|---|
孕前 | 孕程初期(14週) | 孕程中期(14~28週) | 孕程後期(28週~產後) |
<0.5μg/ml | 0.05 μg/ml-0.95μg/ml | 0.32μg/ml-1.29μg/ml | 0.13μg/ml-1.7μg/ml |
若排除可能影響上升的原因後,D-Dimer數值仍高於標準值,就代表體內凝血功能異常且血栓可能已形成;反之若D-Dimer數值偏低,則可以排除血栓引發靜脈栓塞或肺栓塞的可能。
懷孕血栓治療方法是什麼?
懷孕血栓治療方法,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 藥物治療:像是使用抗凝血劑、注射低分子量肝素等,幫助減少已形成的血栓。
- 物理治療:是藉由腳套氣囊透過間歇性氣壓,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
通常藥物治療與物理治療會階段性搭配使用,假如 D-Dimer 懷孕血栓指數較高且正在使用抗凝血劑,為了避免生產大出血,產前產後都會建議停用約一週。
這段時間就會需要使用非侵入性的間歇性氣壓,藉由物理性的懷孕血栓治療,降低懷孕血栓疾病發生的風險。
如何預防懷孕期間或產後血栓?
擔心出現懷孕血栓症狀與疾病,或本身是高風險孕婦血栓體質嗎?除了監測 D-Dimer 懷孕血栓指數,還能掌握下方 3 要點預防:
- 盡量避免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如:久臥久坐久站等,如需長時間臥躺,也可以藉由抬腿或穿著彈力襪,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 適度運動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產後如恢復狀況穩定,建議可儘早下床散步活動,也是能夠緩解輕微孕婦血栓症狀的方法之一。
- 飲食均衡、攝取充足水分,孕期可多食用含豐富纖維的蔬果,改善血管彈性減少血流阻力,預防懷孕血栓症狀還能同時減少便秘問題。
- 產後建議在醫師評估許可下儘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降低深層靜脈血栓的風險。
若其他因素暫時無法下床,則應在床上進行簡單肢體活動,例如抬腿、踝部繞圈,並至少每兩小時翻身一次,幫助血液流動、預防血栓形成。
想要避免孕婦血栓症狀找上身,孕婦應拋開「少動多休息」的傳統觀念,適度活動反而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並且監測 D-Dimer 懷孕血栓指數,觀察自己是否出現孕婦血栓症狀;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確實守護自己與寶寶的安全,大大降低孕婦血栓帶來的健康風險。
懷孕血栓怎麼辦?立即諮詢、及早發現治療
- Line諮詢:茂盛專員
- 電話諮詢:04-2234-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