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一名孕婦,懷孕時發現雙邊卵巢長出巨大腫瘤,胎兒成長遲緩,多名醫師建議她終止懷孕割除卵巢保命,但她不死心地四處求醫,才發現罹患少見的「限制性胎盤鑲嵌症」,最終幸運地保住卵巢與健康寶寶。醫師提醒,胎兒不明原因成長遲緩和卵巢腫大,可能是胎盤基因病變造成,不一定要切除卵巢。
罕見病症
台中榮總婦產部優生保健科主任林聖凱指出,這名二十八歲孕婦去年初就診時,已懷孕二十二周,是第一胎,當時左右兩邊卵巢腫大,直徑分別達十公分與七公分,抽血檢驗的腫瘤指標更高達正常值的三十四倍,而胎兒成長速度則嚴重落後近一個月,但因孕婦並無一般惡性腫瘤患者常見腹水、腸胃等不適症狀,院方建議她定期抽血檢查並觀察。
產下925公克女嬰
該孕婦整個孕期接受近二十次抽血與超音波檢查,因胎兒幾乎沒有長大,被迫在三十周剖腹產,生下一名九百二十五公克的女嬰,但同時分娩出來的胎盤卻重達四百五十公克,幾乎是女嬰體重的一半。
林聖凱說:「一般三十周胎兒應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公克重,而胎盤重量約應只有胎兒體重六分之一。」他表示,這名母親產下胎兒後三個月,腫大卵巢逐漸消退,不藥而愈,在保溫箱住了近兩個月的小寶寶,本月初滿周歲,發育正常。
林聖凱指出,「限制性胎盤鑲嵌症」肇因於基因突變,患者胎盤腫大,胎兒無法從胎盤吸收營養,患者卵巢也可能因荷爾蒙改變產生囊腫,只要產後胎盤脫離,卵巢腫大就可不藥而愈。該症在國內的罹患率僅萬分之一,和國外的百分之一相去甚遠,不過,由於惡性卵巢腫瘤、葡萄胎也可能出現雙邊卵巢腫大,可能很多患者是遭到誤診,甚至被切除卵巢。
絨毛染色體異常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指出,「限制性胎盤鑲嵌症」是因絨毛染色體異常,造成胎盤異常肥大,胎兒常因吸收不到胎盤養分而胎死腹中,但這種症狀通常以胎兒生長遲緩、羊水過少表現,較少轉移到卵巢導致黃體囊腫,「像這名孕婦合併出現卵巢囊種、甚至腫瘤指數極高,相當少見。」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