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橫隔膜破險喪命

2004.12.23
媒體報導

台中市一名新生兒出生後就因呼吸困難、臉部發黑送進加護病房,檢查後發現男嬰左側橫隔膜嚴重缺損,腸胃掉入胸腔壓迫心肺,緊急開刀植入人工橫隔膜,將腸胃復位後,才救回小生命。醫師指出,橫隔膜疝氣死亡率高達三到四成,只要產前檢查提早發現,有助提高存活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副主任林鴻志受訪說,這名男嬰胸腔內的肺部與心臟,竟被腸胃『篡位』往右擠壓,造成嚴重呼吸困難。且出生後第二天血氧濃度急速下降,醫師被迫緊急開刀,將腸胃復位並植入人工橫隔膜。

易造成呼吸衰竭
林鴻志說:「新生兒疝氣除了一般常見的腹骨溝疝氣(脫腸)外,也有橫隔膜缺損疝氣,因為少了隔開胸腔與腹腔的橫隔膜,造成腸胃等腹腔器官跑到胸腔,不但容易擠壓到心、肺等器官,更易造成肺高壓、呼吸衰竭等症狀危及生命。」

產前超音波可驗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指出:「胎兒橫隔膜大約在二十四周發育完成,如果有明顯的橫隔膜疝氣,大多都可以從產前超音波檢查出來。」他說,橫隔膜疝氣只要產後進行修補就可以復原。

新生兒橫隔膜疝氣檔案
病因:區隔胸腔與腹腔的橫隔膜發育不良,腹腔器官跑到胸腔,壓迫心肺
發生率:1/5000?1/6000
症狀:呼吸窘迫、急喘、臉部發黑
併發症:呼吸衰竭、肺高壓致死
死亡率:30%~40%
治療:手術植入人工橫隔膜
預防:產前24周左右可藉由產前超音波檢出,評估引產或產後治療可行性
資料來源:中國附醫兒科部副主任林鴻志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SHARE
分享娃娃
loading icon
資料讀取中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