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太多:產檢禁告知性別 「怎提前準備」

2014.02.26
媒體報導

【賴又嘉╱台北報導】新北市林姓少婦去年發現懷孕,欣喜萬分,到北市某醫院產檢,想知道胎兒性別,提早幫寶寶採買衣物等嬰兒用品,沒想到醫師卻說:「抱歉,衛福部規定不能告知。」林姓少婦批:「我只是想提早幫寶寶準備衣服、奶瓶,幫他(她)取個小名每天跟他(她)說說話,又不是要拿小孩!政府根本是管太多!」

稱避免性別失衡
衛生署(衛福部的前身)2011年8月發公文給婦產科醫學會及各醫療院所等單位,指為避免性別失衡、尊重生命倫理,進行產前遺傳診斷包括羊膜穿刺、絨毛膜、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等,除非基於醫學理由,禁止以任何形式向民眾揭露胚胎或胎兒性別。

許多準媽媽對此規定感到困擾,大罵:「我不是想拿掉小孩,而是想趁懷孕初期,提早幫寶寶準備衣服、奶瓶等嬰兒用品,知道性別才好挑顏色,不然坐月子期間怎麼可能出門購物?」

上月剛產下第一胎的陳姓婦人,完全不知衛福部有該項規定,她意外地說:「我照完超音波好奇問醫師寶寶性別,醫師馬上不假思索地告訴我耶!」

陳姓婦人還說:「如果懷胎10月都不能知道寶寶性別,這規定未免也太奇怪了!」

規定「形同虛設」
已育有兩名女嬰的黃姓婦人則說,過去懷胎時,曾遇過到A診所產檢,醫師拒絕告知胎兒性別,但到B診所醫師卻主動告知答案,「衛福部的規定形同虛設,也根本沒必要。」

告知胎兒性別罰則
★函令內容:進行「產前遺傳診斷」(如:絨毛膜、羊膜穿刺、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篩檢等),除非基於醫學理由,禁以任何形式向民眾揭露胚胎或胎兒性別
★目的:
.為尊重生命倫理,避免因早期檢測及獲知胎兒性別後,因不符預期而選擇人工流產
.降低性別失衡
★罰則:可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最重可廢止醫師執照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蘋果》評分
政府回應
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茂盛說,衛福部的公文引發不少反彈,經婦產科醫學會向衛福部反映,衛福部雖改口指「可告知胎兒性別」,卻沒再行文給各醫療院所,導致模糊地帶出現。李茂盛說,現行多數醫師的默契是,孕婦不主動問就不告知,或等胎兒超過5個月,已無法墮胎才會主動告知。

憂墮胎篩選性別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孔憲蘭則說,台灣仍存在重男輕女觀念,擔心產婦對不符性別期待的胎兒進行人工流產,導致性別失衡,才函令該規定,用意是建立「男孩女孩一樣好的觀念」。她強調,該公文發出後,男女嬰出生的性別比差異確實逐年下降。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SHARE
分享娃娃
loading icon
資料讀取中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