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仁醫這樣救產婦 產科權威這麼看

2016.10.19
媒體報導

台大​仁醫這樣救產婦 產科權威這麼看

台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施景中前天深夜在臉書貼文,指當天醫療團隊為一名植入性胎盤產婦接生,過程恐發生致命大出血,需使用自費的人工合成止血基質或人工合成第七凝血因子,需分別自費2萬、15萬元。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李茂盛表示,人工合成止血基質、凝血因子,是在做栓塞手術時會使用的醫材,但是目前遇到植入性胎盤明顯大出血情形,超過9成會選擇摘除子宮,栓塞手術只是選項之一,非必要作法。

李茂盛說,正常胎盤附著在子宮內壁上,植入性胎盤的血管組織則深入子宮肌肉層,產後胎盤無法順利和子宮剝離。發生率約2%到5%,曾生過第一胎、或流產剖腹的孕婦,子宮內膜遭破壞,植入性胎盤的發生率會提高到10%到20%。目前我國與先進國家美國、日本、澳洲,如果發生植入性胎盤大出血,主流的處理方式約超過9成都會將子宮拿掉,避免大出血。因此在接生時,會先準備剖腹產醫材、和子宮切除醫材,和預先備好大量血袋。如果真的遇到大出血,子宮切除術約10分鐘可以完成切除。施醫師使用的栓塞手術,雖可以降低出血風險,與保住子宮,但國內真的有在施作的不到一成。

李茂盛說,有可能施醫師這樣做是為了保留患者子宮,將來可以生第二胎。但是如果患者經濟狀況不好,生下一胎已經足夠,可以選擇做一般的植入性胎盤摘除手術就可以,也不見得需要將子宮摘除,根據過去的臨床統計,植入性胎盤有20%需要摘除子宮、80%不見得要摘除子宮。

李茂盛說,開刀前做栓塞手術不是唯一步驟,開刀中也可以做栓塞,將子宮動脈血管紮掉,也可以避免大出血。施醫師選擇術前先做栓塞手術的方法只是選項之一,可以考慮,但不是絕對做法。

新聞來源:頻果日報

SHARE
分享娃娃
loading icon
資料讀取中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