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女生Kiki的凍卵故事:為什麼我決定凍卵?

2025.06.19
國際名人分享

其實「凍卵」這件事,我大概想了四年!
每次都想著「好忙喔」、「過陣子再說」,結果就這樣被時間推著跑,一拖再拖。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一個殘酷的現實: 「身為女生,不管我們夢想有多大、想衝刺什麼,都得面對『生育年齡』的限制。那種時間來不及了的壓力,真的會讓人喘不過氣…」
那一刻,我終於下定決心要「凍卵」!

凍卵第一步:先了解自己的卵巢狀況,從「AMH 檢查」開始!

我知道凍卵對很多女生來說,可能覺得有點遙遠或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第一步驟超簡單,做完後再來安排凍卵時程可能會更準確!
首先就是「預約卵巢功能評估(抽血+超音波檢查)」。
這個檢查可以了解子宮、卵巢的大致情況及透過血液報告的 AMH 值(抗穆勒氏管荷爾蒙)了解卵巢內的「卵子庫存量」;除了掛號費之外,只要自費 800 元就可以完成囉!
當天醫師評估完抽血報告跟超音波結果後,說我的卵巢狀況還不錯,可以開始安排療程。
檢查完那種緊張的感覺真的減少許多,畢竟我正在為生育力保存邁出的第一步嘛!

我的凍卵療程在茂盛醫院,陳明哲副院長讓我超放心!

我選擇的醫院是大家應該都聽過的茂盛醫院,而主治醫師則是陳明哲副院長。
初診那天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很有耐心,療程期間的不順利也因為醫師的調整而漸入佳境,真的讓人安心,減少很多療程的壓力。

凍卵療程的實際感受與安排

整個療程時間大概兩週左右,盡量在月經第1、2天回診檢查領藥、第3天開始打針吃藥,大約第12~14天左右就可以安排取卵日了。


因為我療程剛開始就大感冒,加上每天都要打排卵針和吃藥,除了身體累之外,情緒波動也比較大。
尤其剛得知濾泡數量不夠時,我回家甚至邊打針邊哭,整個大崩潰…但想想療程都走到一半了,還是咬牙撐過去了!

開始療程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適用的藥物不同

還記得第一次回診時,從超音波看起來左右卵巢都只有1顆濾泡長大,當時我心裡超級慌張!想說會不會白忙一場…
但陳明哲醫師安慰我說:「每個人對藥物的敏感度不同…雖然目前卵泡都小小的,但後續如果同時長大,就會有很多卵子可以取。」
後續幾次回診追蹤加上醫師調整用藥後,卵泡就逐漸長大、數量也達到預期的標準,所以療程期間依照醫師的安排回診追蹤、配合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凍卵關鍵時刻|破卵針的時間安排

在卵泡長到合適大小的時候(通常會經過2~3次的回診追蹤),醫師會跟你約定取卵手術的日期,並且告知破卵針的施打時間(這個時間很重要,務必準時施打)。
  • 破卵針施打時機:手術前 36-38 小時
  • 手術感受:當天會舒眠麻醉,所以要禁食8小時,雖然進手術室前心裡超級緊張,但閉上眼睛再張開就結束了!
  • 取卵結果:取到20顆卵子(但因為取出的卵子還會經過實驗室的篩選,不一定會全數保存,手術後最後我成功凍存了 14 顆成熟卵子!)
雖然這個數字沒有像某些人那麼多,但這會是我未來生育時最年輕、也最有潛力的卵子!
這個決定讓我不再被「時間」追著跑,重新掌握人生的節奏!

現在就是妳卵子最年輕的時候!

做完凍卵的那天,我真的很慶幸自己沒有再等、沒有再拖。
如果錯過這個年紀,我可能需要更多次的努力才能取到同樣的卵子數目。
一般來說,醫師會建議在 35 歲前完成凍卵,效果會比較好,畢竟卵子越年輕、品質越好,未來受孕的成功率也會比較高。
隨著年紀增加,卵子品質的下降會導致需要更多卵子數量才能達成懷孕的夢想;但往往年紀越大,每次取卵的數量會越少,也因此需要經歷更多次的取卵療程。
依照每位女生取卵的年紀,醫學上有建議不同的卵子保存數量,大家可以比對表格的了解自己的最佳凍卵數量(表格以「生育一胎」的成功率估計)。
療程年紀與保存卵子數量對照表
年齡 35歲以下 35-38歲 39-40歲 40歲以上
建議保存卵子數量 10-20顆 15-25顆 25-30顆 40顆以上
如果實際取卵結果沒有達到目標顆數,建議要再跟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二次療程,以保障未來懷孕的成功率喔!

妳也可以先從 AMH 檢查開始,真的比想像中簡單!

【茂盛醫院|女性生育力保存門診】
預約 AMH 抽血檢查,自費只要 800 元(掛號費另計)
由陳明哲副院長提供客製化療程建議
點我預約【陳明哲醫師門診諮詢】
SHARE
分享娃娃
loading icon
資料讀取中
請稍候